水是我们身边再常见不过的存在,却鲜有人真正了解。英国探险家特里斯坦·古利醉心于研究各种与水有关的迹象,在《水的密码》中,他总结自己“行走江湖”的经验,整理多年自然观察心得,从厨房台面上溅落的水滴,到海洋中令人称奇的罕见现象,哪怕在
200年来9次科学大发现,亲历人类揭开宇宙秘密的瞬间!1862年,麦克斯韦计算出光的本质是电磁波。1927年,狄拉克认为存在着一个由反物质构成的镜像世界。1936年,爱因斯坦通过相对论推测出引力波的存在。1952年,霍伊尔认为创造生命所必需的碳元素存
在你只需用手指在手机屏幕上翻动谷歌地图之前,在数字测绘和地球仪时代之前,地图带着先驱们的思想和疑问已经被绘制出来。 《地图3000年:从神秘符号到谷歌地图》从全球视角进入古老的地图世界,重新点燃了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心。从石器时代人类用以记
这本书英文原版作者马特·里德利既是一名动物学博士、纽约冷泉港实验室客座教授,也是著名的科普作家。在这本书里,他独辟蹊径,从23对染色体开始,介绍基因在人之所以为人的演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他看来,我们是基因制造的有智能行为的机器,
反思、揭示、挑战人类社会的科学现状。《科学的隐忧》对全球化与科学发展、科学如何工作和共享、科学的本质、科学与有限资源、科学与商业竞争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解析。 科学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它是否像我们想象中的一样健康?科学系统对培养科学家起到
思维的边界在哪里 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这是一本揭开人类思想之谜的书。 大脑是产生人类思想的器官,20世纪初期,对脑电波的检测是神经科学史上的重要进展之一。然而,人们对脑电波的意义甚至脑科学都知之甚少。那些位于神经科学领域的塔尖的科学家都
自古以来的智者们为揭开宇宙的一切真相前仆后继。20世纪初,爱因斯坦方程为发现所有可能的宇宙提供了新方法,自此以后的科学家们都在对这个复杂方程艰难求解,与这些方程解对应的,是各种各样的可能的宇宙。他们对这些宇宙的描述丰富了人类对这片虚
数学,用更高级的方式理解这个世界。 我们大多数人所了解的数学只是西方数学,但实际上数学存在的时间和范围都比西方数学要长得多,也广泛得多。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属于不同地区、文化的人曾独立发展出许多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理论。 循着数
这是一部动物学和生态学领域的大众科普作品,阐述了人和动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也是一部自然保护区动物观察笔记,反映了一名动物学、生态学研究者对人与自然该如何和谐相处的透彻思考。在人类认识动物的时候,动物也在认识人类。人类怎样对待动物,
400余幅专业摄影师美图,收集自然风物之美。书中图片均由专业机构及摄影师拍摄,400余张美图,记录天空、大海、星空的美好瞬间。汇集千余个“豆知识”,从平淡生活中寻找幸福感。“豆知识”出自日语, 意为小知识。今天的云和雨叫什么名字?哪个季节
看似单纯而趣味的游戏,竟然揭示了博弈的奥秘。从沉迷到分析,由直觉到理性,为了取得游戏胜利,人类引入了数学分析。当智力愉悦取代胜利的快感,数学钥匙已然开启博弈论的大门。人们跳出游戏回到现实,生活中的对抗与合作,又令人难以抉择。为了寻
数学,用更高级的方式理解这个世界。 如果人类文明是一片夜空,艺术就是点缀夜空的繁星,数学则是夜空中时隐时现的云彩。 艺术和数学的相伴相生,互有裨益,数学不仅能诠释艺术,也能创造出新的艺术。 经过漫长的岁月,精通数学的艺术家和艺术造诣不
完美的群体组织运作是怎样的?自然通过切叶蚁组成的超个体社会让我们看到了完美的组织运作。 当个体进化达到其物种极限时,顽强的生命会转而在社会组织方式上继续进化出生存优势。 社会性蚂蚁正是此类进化中的佼佼者。当它们作为一个群落时,蚁群不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如果人类是整个宇宙的大脑》是一本趣味科普通俗读物。近100个看似异想天开却又真实发生的故事背后,藏着怎样的事实?从涂成粉色的监狱牢房到如何与哈利·波特成为朋友,从印度的某个邦要“秀厕所领结婚证”到好莱坞拍了一
创意不能依靠天才的灵感,而要靠一套切实有效的方法。迄今为止,全世界公认的一套方法就是TRIZ发明原理。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海军专利审查员得出了一套神奇的创意通用流程——TRIZ发明原理。20世纪90年代之前,这套理论一直被作为国家机密秘而不宣
一般都认为,一位科学家总是对某些学科具有深邃渊博的第一手知识,因而他是不会就他不太通晓的论题去著书立说的。这就是所谓的位高则任重。可是,为了目前写这本书,如果我有什么科学家的高位的话,那我恳请放弃它,并且从而免去随之而来的重任。我
这是一本由50个古怪又奇妙的科学事实组成的科普书。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飞跃,人类在太空的冒险、对量子世界的理解不断加深,这一切都揭示了一个远比我们想象中更为奇怪的宇宙。作者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宇宙中所暗藏的巨大能量,也揭示了关
“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独家授权中文版——洞察科技变革,分享全球科学家智慧与卓越见解。与纸刊内容完全同步。《科学美国人》是全球科技媒体第一品牌,创刊于1845年,拥有15个国际版本,迄今已有151位诺贝尔奖得主撰稿,为全世界超
《牛津通识课》系列丛书是牛津大学出版社镇社之宝。自1995年出版以来,该系列内容涉及十多种知识领域,包含近700本读物,全球销量过1000万册。《牛津通识课》每一本书对应一个主题,每个主题都由该领域的权威专家撰写,完整讲述这门专业的方方面面。
《一只存在又不存在的猫》从采访一只非比寻常的猫开始。这只猫的曾祖父,就是那只既存在又不存在、既死又活的猫——薛定谔的猫。它是一只非比寻常的猫,从经典物理遇到了灾难开始,讲述了普朗克常数、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