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经典巨著,书写了15至18世纪的资本主义发达史,由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领军人物、集大成者布罗代尔历时二十余年结撰而成。作者认为,资本主义并不是一朝一夕出现的,其基础只能在长时段的日常物质生活中去寻找。因此他以“总体史
作者是近年来在书法史研究前沿十分活跃的优秀中青年学人,撰有多部有影响的研究专著。其在文献和图像资料的使用上颇有突破,尤以清人尺牍、碑刻书迹的整理与运用见长。本书挖掘书法史内在脉络的深入思考发人所未发,有独见之明,对于当下清代碑学和
房价陡升、雾霾遮天、交通拥堵;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的窘境……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刚刚过半,但大城市的病状和乡村的隐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限制大城市人口流入,让农民工返乡,问题就能解决吗?不!去往城市,来谈乡愁。社会经济学家陆
1977年秋天,美国波士顿联邦法庭,一群住在梅斯皮“鳕鱼角的印地安城镇”的万帕诺格(Wampanoag)印地安人后裔,为了拾回祖先失去的土地,被要求在法庭上证明他们的族群身份。这群在现代被标记为麻州公民的美国原住民,被要求证明他们的部落自17世纪
本书以17世纪(1651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悬赏海报破题, 涵盖历史、商业、公卫、社科、政治、电影等领域,知识量丰富,涉略层面广泛。 重温“保持冷静,继续前进”的振奋人心、回味“铆钉女工萝西”的坚毅倩影! 难能让人驻足停留的,就不是好海报
本王阳明是心学大家,他文治武功都为后世留下了丰硕的成果,其中设立和平县是其文治武功的一大成绩。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王阳明设县和平”,讲述王阳明设立和平县的很多历史故事;第二部分是“王阳明巡治和平县”,记述了王阳明对和平县治
人类天然就有对坚持的偏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和理查德·塞勒的研究表明,当我们每天面对各种事情时,无论大小,都会过度坚持,却对提醒我们应该退出的信号视而不见。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当涉及退出的情形时(退出什么
“质料想象力”是巴什拉中晚期转向诗学的主要研究项目。初探火与水的诗学之后,巴什拉选择借空气这样一种缥缈、轻盈、流动、充溢的存在来考察一种运动想象力。不同于康德等人对静态的形式想象力的刻画,巴什拉在本书中强调了一种长久被忽视的运动的
本书首次全面介绍了20世纪两位最重要的思想家之间的冲突,以及他们的深刻分歧如何继续为政治理论和哲学提供重要的经验教训。汉娜·阿伦特(1906—1975)和以赛亚·伯林(1909—1997)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两位思想家,他们在政治、历史和哲学的核心
一个完美的女人,一个陷入困境的少女,一个圣洁的母亲,一个致命的女人。长期以来,从艺术史经典到广告等图片中随处可见的一系列有限的原型扼杀了女性的身份,而女性艺术家被忽视,无法塑造更具影响力的角色。 在这本慷慨激昂的书中,艺术史学家
北宋年间,传言蜀地逢甲午年必有动乱,王朝中枢与地方官府由此展开怎样的合谋与博弈?建立南平军,重新布局西南边陲军事重镇,特殊地缘条件下,宋朝开启了怎样的文化大整合?度正不远千里寻找朱熹,李处和在战争年代“获利百倍”,地方士人不同的生
本书是哲学家米歇尔·翁福雷对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学的根本性否定。书中反驳了人们对弗洛伊德的一些普遍认可的观点,如弗洛伊德自称科学家、从临床实践提取理论、治愈病人、通过精神分析治疗、是性解放者、在政治上是自由主义者等。全书分为五个部分
本书主要探讨意识的起源、本质及其生物演化过程。作者运用跨学科方法,结合神经科学、心理学和哲学等领域知识,提出意识是生物演化的重要突破,起源于感觉的反馈环路和神经系统的自我纠缠,温血性在意识演化中起关键作用。书中论证了非人类动物也具
《三联生活周刊》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办,其前身为邹韬奋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创办的《生活周刊》。该刊以追踪热点新闻、关注新时代新生活观为特色,定位是做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忠实记录者,像中国的《时代》周刊。办刊宗旨是“以敏锐姿态反
“工具理性”概念由本书奠基,对启蒙时代以来的理性的批判奠定了整个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基调。作者霍克海默梳理了“理性”概念及其表征内容在西方文化史中的流变,认为理性分为“主观理性”与“客观理性”。主观理性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即“工具理性
中东拥有古老璀璨的历史文明,但也常被战火和纷争笼罩。作者姚璐用四年时间(2016 - 2020)独自前往几乎所有中东国家,以“沙发客”的方式深入31个中东家庭内部,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与当地女性密切相处、交流。本书揭开了新闻之下长期被遮掩
《哪吒降世:神话的再造》以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哪吒这一传统神话人物的再造与当代意义。影片票房成功与文化热议,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影视融合的魅力。本书分析哪吒的角色象征、文化内涵及其对观众心
著名心理学家苏珊·T.菲斯克,为你揭秘社会性动物的比较天性,愿我们多一些看见与理解,少一些嫉妒与鄙视。为什么我们总是要与他人比较?与他人比较会对我们造成何种影响?谁更喜欢与他人比较? 在本书中,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苏珊·T.菲斯克研究了
本书探讨了博物馆相关的诸多话题,内容涵盖什么是博物馆、欧洲第一座博物馆、王公贵族的宫殿、荒谬的陈列室、“世界陈列室”、皇家学会储藏室、规训的博物馆等方面,还包含参考文献以及多种翻译对照表。 作者介绍:著名博物馆学家,英国莱斯特大